看到公孫策在大愛電視台上介紹這本書
動起想看的念頭(畢竟對於這樣類型的書閱讀甚少,又有名人推薦)
前兩章都還能順暢閱讀
後來的部分卻對我來說有點難消化了
也罷,輕鬆閱讀就是,就看留有多少部分是自己的。
(整本看完實在不覺得自己算愛讀這本書XD)
最後篇幅「歐洲,為什麼可以搶第一?」
看這部分的總結就可以了,摘要如下:
明明世界上很多的發明與技術都是中國而來,
但為什麼卻被歐洲發揚光大?
君權的不同,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歸國王所有
在中國,啥事都是皇帝老子說了算,不管是好是壞。
下達禁海令日後要付出的代價可不小。(商業貿易、科技知識的傳達都被封閉了)
下達禁海令日後要付出的代價可不小。(商業貿易、科技知識的傳達都被封閉了)
但在歐洲,國王可沒有這樣的權利,而且國家之間互相為敵,是向海外擴張的一股推助力量。
不像亞洲和中東的國家那樣,光靠收稅機制和進貢就能讓政府運轉。
人民私有財產的保障,是歐洲自由和繁榮的基石。
歐洲君主徵稅細水長流、手法溫和,亞洲獨裁多了。
WHY?
◎因為歐洲君王身處在群雄環伺的局面下,要是商人被欺負過頭,投靠敵營可就不妙了。
◎因此重視經濟發展與新興科技也是不得不然的行為,雖然主要用於戰爭,但也可能帶來重大回收。(沒有說明?)
◎牢記羅馬帝國的教訓和基督徒國王身負的義務,相較於亞洲君王,縱情聲色與暴政少得多。
皇帝和教宗長年為權力明爭暗鬥。
在中歐,都市、城邦、侯國封邑林立,儼然是多個獨立小國。
這些小國為文藝復興和宗教革命奠定了基石,而整個歐洲也因此脫胎換骨。
權力分散、遺產多元
國王雖然有護衛基督信仰的義務,卻不認為自己該對教會唯命是從。
教會與國家之間總是關係緊繃,這是權力分散的另一個例子。
在中國,權力就是集中在皇帝一人手裡,自古以來的儒家思想也是支持這樣的方式。
但歐洲不同,權力不但分散,菁英文化也是個什錦拼盤。
近代歐洲在經濟上爆發十足、智識生活百家爭鳴,
皆是基於這個事實:
不管好壞,從來沒有一個強權掌握過它,型塑過它。
它多元的歷史遺產因能被充分發掘延伸,
希臘的數學觀念在科學革命時期得到實現,
從而建立起科技創新的新基礎。
在這樣的時空環境下,人文、智識、科學、藝術
皆不受到君權的壓迫改變,
也才有日後發揚光大,多采多姿的可能性。
完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