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5日 星期六

我把套牢股變搖錢樹





分享閱讀:老農夫的《我把套牢股變搖錢樹》



為何會買這本書?
類似投資達人所出的書籍琳瑯滿目,根本不知從何選起。
因此先試讀了一些篇幅,確定看得懂+大致能咀嚼,
而且我也相信
前輩30年資歷的經驗,
必定有值得參考效法之處。


看完這本書之後,更添加了信心,
因為書中提到的作法對一般人來說太困難了,
10年以上致富獲利!? 甚至20~30年!!
長期抗戰!?
怎麼可能~~~
通常沒超過3年,大多數人就失去耐心了,

甚至還想一口氣買個10來張,
卻不思考是否可能買在高點,
這種情況是否似曾相識?

慢、穩、忍

這三字訣我相信太多人都做不到,
所以更相信老農夫的做法其中必定有可取之處。
不過現在同時配現金配股息的公司實在越來越少了,
這點就未必能複製。


高築牆 - 穩定資產根基(指穩定收入、龍頭公司股息),追求風險控管,力求本金安全。
廣積糧 - 用收到股利來繼續築牆(買好公司股票)
緩稱王 - 要能忍、有耐心等到好公司的合理價位才出手

陳老師的九字箴言,也與老農夫心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第2章 養成好觀念

低持股成本 + 高殖利率 = 致富關鍵

投資越久,累積的股利越多,價差就越不起眼了。
看的不是股價漲跌,而是手中持股成本持續下降。



沒有耐心的交易,會先耗盡資金、信心等彈藥,
當機會來臨時,已經沒有子彈。
別讓頻繁交易妨礙你的投資。



分散時間、集中投資
慢慢買、集中持有少數好公司。
絕不做一次的總買賣,
可避免錯下一子,全盤盡失的風險。


「好公司長期投資,享受時間複利。」



人生第一桶金,是100張好股票。

養成好觀念,打造有錢人體質。
交易是為了加速累積持有量,讓股票零成本。
誰最有可能成為零成本股東? 
是原始股東與大股東,他們大多數只是簡單地長期持有股票。
所以,不斷地問自己:
1. 是否真正透徹了解一家好公司? (公開資訊觀測站)
2. 是否能當10年以上好公司的好股東? (決心、信心、耐心)





第3章 選股法則


最簡單的原則篩選出最優質公司
「持續性競爭優勢」是好公司才有的護城河。

儘管資本主義的「創造性破壞」對社會發展有利,但它與投資的確定性相衝突。
一道需要不斷重複開挖的護城河,根本就等於沒有護城河。

用七原則挑出具有競爭力、重股東利益的好公司。
1. 可以了解的行業,能理解的業務。

2. 處於順風的產業。
3. 有持續發展的潛質,有長期競爭力。
4. 穩定獲利,每年稅後盈餘維持一定水準。
5. 可信賴才德兼具的管理層。
6. 高股東報酬率,少舉債。
7. 好價位。





緊盯公司財報、股利變化與經營決策,成為好股的CEO
專注看連續10年、每年股利在1元以上的股票
而財報數據只是檢視企業的起點。

過度依賴財務數據選股也會造成盲點。
單一年度所透露出公司的營運情況實在有限。
從淨資產收益率判斷公司好壞。
資本密集但產品無重大差異化,注定賺取微薄報酬。






長壽或壟斷型龍頭公司,最能實踐長期複利鐵律。
從生活必需品及壟斷性行業尋找。
日常生活:食品、石化、橡膠、鋼鐵
特許壟斷:電信、金融 (不但存續了上百年,且未來也仍有前景)

挑選行業內20~30年都是前2的公司
1. 不太對外舉債。
2. 現金充沛。
3. 高股東權益報酬率。
4. 產業停滯時仍有可觀現金盈餘。
5. 盈餘分配率在7~8成。
6. 穩定的股利政策。
7. 股本大+流動性強。
8. 有會投資和生產大量現金流的母集團。(亞泥)

壟斷型: 中華電
民生必需、景氣循環: 中鋼 (上中下游集中本業垂直整合經營)
創造現金流的母集團: 亞泥 (母集團遠東橫跨紡織、石化、運輸、電信、金融)

「百年」比「百元」更具投資價值公司若少了強人領導則命運難測,反而會造成決策困擾。





找到3家傑出公司,邁向富裕人生
1. 連續10年平均股東權益報酬率達到20%,且沒有1年低於15%。
2. 真正的好公司不需借錢,長期負債連續10年為0,絕對是好公司。
3. 很少有股本膨脹多年,每股淨值穩定成長的公司,正新2105就是。
4. 上中下游垂直整合或橫向投資,若長期投資金額持續增加,是高盈餘成長的好公司。
5. 一檔好股應保持低周轉率。代表股東了解並認同公司經營方向與期待未來。





選股組合
1. 行業屬性不同
2. 公司發展階段不同
3. 股利要等值或互補,整體組合要>4.5%

同時囊括價值(穩定股利)
與成長型(股利不穩定但長期趨勢向上)
差別在於景氣的循環週期。





觸犯「排除條款」的股票不要碰!
「我們盡量做到迴避妖龍,而不是冒險屠龍。」

1. 未上市股票 (流動性低)
2. 海外股票 (不熟不要碰)
3. 新股承銷股票 (IPO可能會過度美化財報)
4. 經常實施庫藏股制度 (這種公司是董監事和員工至上,不是股東至上)

庫藏股:
公司對資金買回自己的股票,對公司經營本質完全沒幫助。

好行業、好公司何必實施庫藏股?
公司執行庫藏股,到底是利多還是利空?






看盤絕對是糟透的投資方式
打盹時賺的錢可能比清醒時還多。

我們希望買到的公司,
是能夠持續擁有競爭優勢長達10~20年以上者,
變遷快速的產業環境或許可讓人一夕之間大發利市,
但卻無法提供我們想要的穩定性。

選擇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的公司,
但前提是你也要對自己的能力範圍很清楚XDDD










第4章 執行買進計畫

做好價格、時間、數量管理,比追價差容易。
買入時的價格不會是長期持有成本
做10年的價差容易,還是做10年的存股容易?

時間就是零成本股票的起源。
根據資金能力,設定&執行10年累積N張零成本股票的目標,
遠比預測或計算股價,是更簡單清楚的股市致富之道。










第5章 養股「慢穩忍」財富傳三代

及早長期投資好公司,享受時間複利,只看公司壽命。

假裝不會去計算未實現損益,是關鍵的持股心法。
已經做對7年的人會停止投資,就是犯了「損益過敏症」。
停止投資,錢只會擺在銀行內一年一年負利。

用股利推估買賣點,賺賠靠運氣

長期投資人不需考慮除權息行情
基於稅負考量,除權息前棄權,也要準備除權息後回補,很累。
也許有省到稅負,但中斷存股的損失就未必能補得回來。



與其套牢後怨嘆,不如未雨綢繆事先防範。

完全了解自己的資金能力限制:
「不買高價股」
「不能1年資金彈盡援絕」


股票要賣的理由:
1. 資金需求
2. 公司變壞 - 連續2年不發放股利、經營者誠信有問題。
  觀察營收、毛利率、EPS、股利


用合理的價格買下一家好公司,
要比用便宜的價格買下一家普通的公司好得多。










第6章 做好資金配置,管他市場多空


成功不在本金大小,在於配置管理。
保留部分現金、預做資金配置,抓住加碼時機。
1.預定1年要買的張數金額
2.當股票下跌、殖利率上升時,用來加碼的資金


保留部分現金、預做資金配置,是投資最重要的一堂課。
資金配置的重點在於「分散時間買進」、「分散標的買進」。

好處在於,
遇到下跌行情有機會加碼買進,也不會買在最高點。
如果遇到利空,分散標的也能避免風險過於集中。
等到每年公布股利政策後,在除權息之前根據殖利率投入。


要思考的是,
自己的長處與弱點各是甚麼?
沒辦法看清自己的是甚麼事情?  (就是沒辦法看清才叫盲點啊....這句看來很矛盾@_@)
每季做一次評估自己的資金與能力。





當一位稱職「複利公司」CEO

篩選至少3家不同行業的長壽龍頭公司
透過長期參加配股配息來衡量績效

檢視投資組合3大財報數字
1. 實質盈餘 (當公司發行新股、可轉債等募資手段,但獲利跟不上,盈餘就會被稀釋)
2. 絕對盈餘 (絕對盈餘比每股盈餘重要)
3. 近5年稅後盈餘平均值 (平均值可看出獲利潛力)

選「賺錢的行業」+「不缺錢的公司」投資





備好加碼資金,資產提早多1倍

寧可買不夠,不要買過多。
你永遠無法預測,下一刻會發生甚麼事,所以一定要保留部分現金。
最糟的買點,通常是人氣鼎沸的多頭市場。
注意個股的持股比率是否失衡。






培養定期檢視績效&資金配置的習慣

當個股持股比率超過總資產3成時,
用殖利率原則來調節(賣出)持股,(低於4.5~4% )
以維持資金安全水位,逢高賣出不失為安穩措施。

投資是十年致富,不是投機交易,不宜多買。
「藏金於地,備糧於冬。」

時間+數量才是王道,
檢視累積的數量和買進平均成本,
再計畫要投入多少資金,累計多少張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