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 像軍師、像導演,運籌帷幄、調動資源、思考解決方案。這是講師Bryan在課堂上不斷提到的概念。
一表在手,手中有如萬中策 |
PM 像軍師、像導演,運籌帷幄、調動資源、思考解決方案。這是講師Bryan在課堂上不斷提到的概念。
一表在手,手中有如萬中策 |
文章出處於商業思維學院
我的回顧(常見情況):
● 信任,鮮少有人能夠單打獨鬥把事情做大、做好,因此建立信任感我認為是不管在哪個位置都必備的,否則該如何推動事務、說服他人合作呢?
● 失望,我也有過對於信任的人感到失望的時候,從這裡我學到的經驗,對人還是要秉持信任,但不要過於天真。
● 熱忱,曾經有段時間很難維持熱忱,完全命中。當時甚至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戰,雖然事後回顧磨練是成長的養份,但是若能找人聊聊調整心態與做法,肯定不會如此辛苦。
● 加班,越來越長的工時,承擔的責任變多了,自己的時間變少了,會好好研究 OTPR
● 離開,歌詞是這麼說的:離開錯的才能和對的相逢。 最近才經歷過 -- 與團體這輛車的方向不同,只有盡早下車才是最好的做法。儘管會不愉快,但無可避免。
● 人才,本來就難找,難找的是能融入適合團隊的人,不是最厲害的。
● 決策,沒有標準答案,肩負的責任與難處,不足為外人道也。
● 妥協,管理&政治、本身就是一種妥協,你能用甚麼來換取長遠的目標呢?
● 衝突,價值觀不同肯定衝突,能把重心放在更重要的地方上嗎? 如果價值觀對當事人就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取捨/拔河了。
● 有責無權,專案需求這個情境倒是很常遇到XD 如文中所說,老闆各有考量,那就只好.......請公子獻頭吧! (smile)
--------------------分隔線--------------------
還沒遇過或鮮少遇到,假設情境該怎麼處理。
● 自我懷疑,我很少有這種情境,只想著該怎麼克服。或許將來還是難免遇到,自我對話提振信心 & 尋找前輩/ 前人分享面對難題的心路歷程,終究有機會能解決。
● 夾心餅乾,不論是否職場,人嘛~ 難免都會當個幾次夾心餅乾,除了換位思考與溝通外,分析利害得失給當事人參考,站在對方的利益來說話,會是有效推進的方法哦。
● 越級管理,這真的好雷!! 多頭馬車要聽誰的? 認同 Gipi i的作法,若能兩邊直接對話最好,誰都不得罪。但若不能,在能力範圍內我還是會先評估後再確認準備方案 & 告知進度給兩位上級。
經理人文章 -
「跨領域轉職,等於打掉重練?放棄耕耘 9 年的專業,我才發現「穩定」是種錯覺」
「你為什麼想離開?」
「你為什麼想跨到不同領域?」
對於文章開頭的兩個提問,自問自答。
經過一段時間以來的探索,我發現自己...
比起程式設計,我對於專案管理更為擅長、更感興趣。
我認為專案管理是一種生活思考的模型,使事情盡可能地在規畫之中進行發展,
縱有意外偏離軌道,也有對應的餘裕空間與執行修正計畫(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
儘管職涯中並沒有真正擔任過PM一職,但如此思維、與執行力早已落實在日常中:
小孩教育規劃、家庭生活細節、球隊社團經營管理,無一不是有著這樣的影子。
內人說我的行事風格根本就是Prevenger, not Avenger. ( Prevenger出處來自於Avngers Endgame)
既然如此,
何不以過去的經驗與專業為基礎,嘗試挑戰新的領域?
職涯不見得只有一條路,我相信突破框架的思考,可以帶來人生不同可能性的改變。
人生至此經驗的積累,淬鍊後的做人處事智慧,會使我成為更成熟的大人。
與不同專業的夥伴們共事,貢獻我的熱情與所長,這是我人生中所追求的其中一塊拼圖。
儘管Roadmap可能會有需要調整,也會遭遇失敗挫折,然而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過去被定義的穩定或已不復存在。
想到 Reid Hoffman 說,
「人生是永遠的測試版」
這是一種終身持續自我成長/調整的承諾,也期許未來自己能秉持初衷。
初心を忘れない
回顧過去,人生中持續長久以來都沒中斷的事,就是棒球了。
我喜歡棒球充滿變數帶來的回饋,它總是帶給我意想不到的驚奇發生;
與我長時間累積努力於此面得到的成就感,不論是技術體能、待人接物、溝通協調、管理實務。
陸續待過幾支球隊(公司),從單純夢想能在球場上揮灑汗水,到現在能熟悉球隊各種大小事務,
體會並確信與志同道合的夥伴們一起經營球隊,打造一個能讓大家能有團體共識,一起揮汗努力的園地,
我相信這是值得投注心力於此的地方(定義專案目標)。
儘管業餘棒球不是工作賺錢,但從中所得到的回饋滿足,卻也絕非單純金錢所能衡量。(成就感)
要維持經營一個團隊,真正的危機不是無球可打(做不到生意),而是沒有足夠人員能夠維持運作。
影響人數的因素很多,傷勢、工作、家庭因素…..
最大的問題是,
球隊走向會變換,而個人的意向也是如此(公司政策vs個人生涯規劃),
當公司走向與個人意願不符之時,分道揚鑣是理所當然之事。 此時就是管理所要面臨的考驗。
從過去到現在,都不免遇過人員流動、人手不足、
甚至是內部發生歧異爭執導致人員出走的現況。(專案中必然發生的問題)
團隊維持不易,如何鞏固向心力 & 維穩團隊?
整理幾個經個人體悟認為團隊/專案管理中的重點如下:(以下的「他」可能是複數多人,也可能是單獨一人。)
1. 找到對的人上車
每個團體中必定有一個讓組織前進的大方向,這個主軸是必須由中心領導者所抱持的共同信念。
每位新加入的夥伴,都要先確定雙方的目的地是否相同(認同or配合組織願景),
如果發現南轅北轍,途中也必定有人要提早下車。這是個人與組織管理中都需要互相理解之處。
「對的人」不一定是最厲害的人,而是能與組織價值觀同方向的人,
藉由觀察、溝通與調整,適才適所,才能發揮個人能力與團體合作的價值。(最常見的例子可說是MONEY BALL這部電影)
他無法提供戰力(工作能力與價值)、組織也沒有任何理由撥出資源給他,
雙方若不能互相提供價值,當其中有一方認知不同時,通常結果不免走到有一方必定要失望離開。
反之,則能夠盡可能維持長時間的互相依存關係。(組織與個人之間是彼此依賴)
2. 車子行進方向變更了,原本的乘客要換車嗎?
新的領導者上台,未必總是蕭規曹隨,管理風格也可能丕變,原本的老臣還能安穩過日嗎?
他鮮少出現,總是有理由缺席,每次上場也難以拿出令人信服的表現(工作表現低落),
身為領導者在無法與其溝通,也必須要兼顧其他同伴的權益之下,只能做出冷凍的選擇。
然而,以資深員工自居的他,認為自己表現優異,認為管理者德不配位,
卻渾然不知團隊走向早已與心中期待大相逕庭,無法看清事實最終也只能黯然離開。
不定期地確認個人與組織的走向,盡早溝通規劃,是對雙方都好的做法。(方向錯了,就請下車吧!)
3. 勢不可使盡,山水有相逢。
A與B因某種糾紛而形同水火,最後自是破局了,以此分成兩派的人馬也因此拆夥,團隊也幾乎是半死不活。
多年後在某處同樣的戲碼又再度上演,這次不同的是,雖然人員出走,雖然依舊面臨解散危機(專案即將失敗),
但離開場外、情誼還在,並未惡言相向,對於棒球的熱情依舊沒變;
只是彼此的方向不同,從此兄弟爬山,各自為理想努力。
最後憑著核心理念相同的夥伴們一起用盡各種徵人方式,重新招兵買馬,得以讓團隊持續維運(克服問題)。
團隊難免有意見分歧,即使無法共事,也真心給予對方祝福。
● 專案目標 & 團隊願景
● 最難以預測掌握的因素 - 「人」。
● 讓合適的人上車,目的地不同的乘客請換車。
● 將車開往目的地 – 組織價值觀一致的夥伴才能驅使團隊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