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7日 星期日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本書分三個方面探討人生課題

工作 - 有策略地尋找能投入熱情的工作,關鍵是具有挑戰性,個人能成長,有意義的工作。
家庭 - 經營婚姻,關心家人和朋友,讓孩子學習做困難的事情,引導孩子的價值觀。
個人 - 堅持道德原則不妥協,人生誘惑很多,小心別一失足成千古恨。


好的理論不會只能運用在一些公司或人的身上。
好的理用應該適用於許多情況,可解釋甚麼現象是甚麼原因造成的,並告訴你為什麼。
作者用了很多在企業管理上的理論,套用在生活與人生規劃上也能通用。

把時間花在最緊急、最快得到回饋的事,
是我們在建構策略時必須小心的陷阱。

理論是否可靠,
最好的檢驗方式是找出一些反常的例子,也就是該理論無法解釋的現象。










激發你的動機,如何讓你的熱情燃燒


動機因素與保健因素
做一件事若是發自內心想要去做,這就是動機。

即使不斷改善改善工作的保健因素(例如薪資),
也不會立刻變得熱愛這份工作,頂多只是不討厭而已。

為什麼不做一些你覺得重要的工作,或是你真正熱愛的事?
在動機與保健之間尋求平衡。

小孩蓋小屋的動機不在擁有,而是過程,
他們的滿足來自於自己的貢獻,重要的是過程而非終點。
動機的力量非常強大,成就感、學到東西的感覺、成為團隊中的要角,
這些都得以激發出真正動機。

追逐金錢頂多只能緩和工作的挫折感。
為了發掘真正的快樂,必須持續不斷地找尋有意義的機會,
讓你得以學到新的東西,肩負更多的責任。
眾多的保健因素只是樂在工作的副產品,
如果你了解這點,就可專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而不會迷失。


動機理論建議我們用個方式來問自己:

● 我目前做的工作有意義嗎?
● 這個工作是否能給我成長的機會?
● 我可以學到新東西嗎?
● 我有機會得到認可、獲得成就嗎?
● 我能擔負更多責任嗎?

這些才是真正能激勵你的因素。










計畫與變化


在工作生涯中,你會發現你最喜歡的領域是甚麼,
做甚麼可使你感到得心應手,甚至發光發熱。
最後你會找到不但能滿足保健因素,也能讓動機因素發揮最大效用的工作。
但你一定要走出去,好好嘗試,才會知道甚麼樣的工作最符合你的才能和興趣。
在找到答案之後,採取審慎策略,小心翼翼地按照計畫行事。

我們不一定要從慘痛的經驗得知,甚麼是行不通的。
每次在你考慮換工作,先想想最重要的假設是甚麼,如何證明你的假設無誤。

為什麼假設驗證很重要?
這樣就不會你所期望的與公司目標差距過大甚至背道而馳。
你可以從公司的發展策略作為借鏡,不斷調整直到找到最適合的工作。










資源分配


從你所做的每一個決定,可以看出哪些事情對你而言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想成為某一種人,若不花心血時間朝那個方向努力,
如何變成那一種人?

成功的公司並非一開始就照著正確的策略進行,
而是最初策略失敗之後,還有多餘的錢可以嘗試其他做法。


人生投資可否有先後次序?

如果我們不在人際關係上投資,再有錢也無法彌補內心的空虛。
如果你老早就開始投資在家人和朋友的關係上,
你得到的收穫和滿足將超過你的想像。

作者提到他鄰居作為例子,因為疏於經營人際關係、家庭生活投資太少,
以至於就算他事業或許成功,但到老年時依舊孤苦無依。










一杯奶昔的任務


很多產品會失敗,是因為公司當初從錯的角度進行開發。
那些公司把焦點放在他們要賣甚麼給顧客,而非顧客想要甚麼。
他們無法與顧客同感,沒有深入了解顧客買他們的產品是為了解決甚麼樣的問題。

人際關係也是如此,我們常只想到自己要甚麼,而不是別人想要甚麼。
如果你能從別人的角度來看事情,將心比心就能增強你的人際關係。

成功的產品或服務之所以能大受歡迎,
是因為這種東西幫我們完成了不得不做的工作。


很多婚姻會變得不快樂,正是因為配偶「無私的付出」。
如果我們做的並不是他最需要的,就可能面對挫折與困惑。
這或許也是婚姻中最難的一課。
即使我們用心良善,也有深切的愛,但還是常常誤解彼此需要的。

要有融洽的伴侶關係,並非找到可以讓妳快樂的人,
而是你願意努力讓你所愛的人高興。

請問問自己:「我的家人最需要我做甚麼?」










席瑟斯之船


一家公司的能力主要取決三個因素:
資源、流程,以及企業的優先順序。

一間公司優先順序的設定,就是公司能否賺錢的關鍵。
如何做決策,可以或不可以做些甚麼。

你得必須了解未來成功-所必須具備的能力。
你必須保有這樣的能力,否則就是把公司的未來交給別人,
未來不可外包。


你的孩子能做甚麼,不能做甚麼

資源是孩子能利用的東西,流程是他怎麼做,
而優先順序就是他這麼做的理由。

但現在很多父母卻正像Dell外包個人電腦業務,雖然為了孩子著想,
給最好、最多的資源,卻剝奪了孩子的能力。
幫孩子發現自己真正喜歡做甚麼,
他們才有動機去發展自己的流程。

做父母的也應該思索:
孩子是否從這些學習的經驗學到重要的、深層的流程能力,
如團隊合作、創業精神,也知道事前準備的好處?
孩子會從自己的經驗學習嗎?

就算你給孩子再多資源,都無法給他們自信,
讓他們不怕面對問題,而且有信心解決問題。
然而,自信是來自克服困難的事情。

我們必須讓孩子自己去發現一些簡單的問題,然後想辦法解決,
以幫他們建立流程的能力和自信。
作者回顧人生,發現他父母給他最好的禮物並非他們做了甚麼,
而是沒為他所做的。











經驗學校


即使資質普通,但不斷地從經驗學習如何克服挫敗或巨大的壓力 ---
能力是用現實生活中的經驗不斷淬鍊出來的。

如果要成為成功的執行長,
我必須要有哪些經驗?
必須克服哪些問題?
我必須要學習甚麼?

不是優先考慮薪水或是職位,
而是能從這份工作中得到甚麼樣的經驗。

送你的孩子到經驗學校
為了讓孩子學到有用的人生課程,做父母的應該狠心一點,
為孩子製造機會,讓他接受比較困難的挑戰。學會為自己負責。










家庭文化


要培養孩子能在心中設定優先順序的能力,得透過家庭文化的建立。
家庭和企業也有相似之處。
經理人希望員工能以正確的優先順序來解決問題,
父母也希望家裡有一定的優先順序,讓孩子自然知道該怎麼做。
文化就像是一種自動導航裝置,讓孩子自然而然知道怎麼做才是對的。










遠離監獄


邊際思考的危險。
因為情況特殊,你認為就這麼破例一次下不為例,以後你還是會堅守原則。
但人生總有許多情況要你妥協,總是有無止盡的下不為例。
要是你用好理由說服自己,就成了一個沒有原則的人,甚麼事情都做得出來。

一家公司考慮是否要投資某種新創事業,
只會看到以目前投資必須要投入的資金,
但卻看不見不投資所要付出的代價。
例如: 沒考慮到如果對手也這麼做的話,會對市場帶來如何的衝擊。
(實在不太懂有何關係)

2021.04.07 再回顧上述的解釋:
你不做,對手做了,等於把未來的市場機會拱手讓給他人,長期來看就是自身的競爭力下滑。
想想Nokia 與 Kodak 的例子吧!
除非你有自信也有能力能永遠維持第一,也確定新創事業會失敗。
(然而事實上沒人可以準確100% 預測,否則永遠都不會有輸家了)









目的三部曲 「畫像→投入→量尺」


你想要成為甚麼樣的人─
你人生的目的為何─
這是非常重大的事,你不可能聽天由命。
這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事件,請仔細思索、選擇和因應。

畫像:
設立目標,我想成為甚麼樣的人?

投入:
雖然定義很簡單,但要發自內心去做卻困難得多。
時刻問自己,我真的想要變成那樣的人嗎?

量尺:
每個人的量尺(標準、要求)不同,
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量尺,提升自我的心靈滿足(成就自我價值)。

花時間找出人生目的,
這會是最重要的一課。






2017年12月13日 星期三

活在自己的時區 Are you in your time zone?







Are you in your time zone?



你覺得人生沒有方向嗎?
Do you think you are going nowhere in life?

停下來!深呼吸,讀讀以下文字。
STOP! Take a deep breath. Read this.


紐約時間比加州時間早三個小時,
New York is 3 hours ahead of California,

但加州時間並沒有變慢。
but it does not make California slow.

有人22歲就畢業了,
Someone graduated at the age of 22,

但等了五年才找到穩定的工作!
but waited 5 years before securing a good job!

有人25歲就當上CEO,
Someone became a CEO at 25,

卻在50歲去世。
and died at 50.

也有人遲到50歲才當上CEO,
While another became a CEO at 50,

然後活到90歲。
and lived to 90 years.

有人單身,
Someone is still single,

同時也有人已婚。
while someone else got married.

歐巴馬55歲就退休,
Obama retires at 55,

川普70歲才開始當總統。
but Trump starts at 70.

世上每個人本來就有自己的發展時區。
Absolutely everyone in this world works based on their Time Zone.

身邊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
People around you might seem to go ahead of you,

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後面。
some might seem to be behind you.

但其實每個人在自己的時區有自己的步程。
But everyone is running their own RACE, in their own TIME.

不用嫉妒或嘲笑他們。
Don’t envy them or mock them.

他們都在自己的時區裡,你也是!
They are in their TIME ZONE, and you are in yours!

生命就是等待正確的行動時機。
Life is about waiting for the right moment to act.

所以,放輕鬆。
So, RELAX.

你沒有落後。
You’re not LATE.

你沒有領先。
You’re not EARLY.

在你自己的時區裡,一切安排都準時。
You are very much ON TIME, and in your TIME ZONE.






2017年11月6日 星期一

10倍速時代




葛洛夫信守的系統化邏輯思考程序
定義問題 →
找出問題的關鍵 →
建立解決問題的各種可能方案 → 

根據實際資源做可行性分析 →
評估各個方案的利弊得失 → 

選擇最適合方案 →
立刻付諸實踐。


信任專業可以使我們減少許多摸索,
但不要忽略可能也有「成功帶來的惰性」,

畏懼改變的風險,
會本能地依賴經驗、偏好或專長、漠視某些其實真正對解決問題有價值的建議。




大多數的「策略轉折點」源自六大因素發生巨幅轉變
競爭的力量
科技的力量
客戶的力量
供應商的力量
協力業者的力量
營運規範的力量

我們每個人都有必要把自己暴露在改變的風潮下,
只要把自己丟進嚴酷的現實世界,
我們的判斷力和直覺就會迅速再度磨利。
別只是躲在保護牆之後以為世界不改變。










◎10倍速變化

策略轉折點是舊的結構、經營手法及競爭方式,

不適用新的變化,當各種力量發生巨變的時候。

既然轉折點不可捉摸,你怎麼知道在甚麼關頭,
採取甚麼適切行動,做出甚麼正確改變,才能挽救你的公司或事業呢?  
你是不知道,但不能等到知道了才行動。
時機就是一切,在還有存糧的時候實驗新的方式,做出改變。
有時即使是篤信科學方法的人,也只能倚賴直覺和個人判斷。
警醒過來! 仔細聆聽不同的訊號!










◎形變:電腦業 - 產業結構中越成功的公司,越難應變。

當策略轉折點橫掃某個行業時,
在舊結構中經營得越成功的企業所遭遇的威脅通常越大,
他們調適的腳步也越遲鈍。
但小企業也有可能在此情況下從小角色變成大企業,
主因是依循水平式產業的成功法則運作。


水平式產業自有其迴異於垂直式產業的遊戲規則,
成敗關鍵在大量生產與大量銷售。
規則有三:

1. 不要刻意求異。以為不同就是更好這是不對的,因為客戶沒有從中獲得實質利益。
2. 抓住機會盡可能先採取行動,凡是試圖抗拒新科技浪潮的人,遲早會因坐失良機而失敗。
3. 採取以量制價的策略去形成量產量銷的規模經濟型態。
   依據成本定價將導致只能掌握特定利基,這對以量產為基本經營型態的行業是很不利的。










◎NeXT與卓別林的故事

Steve Jobs 也曾被過去的觀念與經驗束縛住,
相對於PC軟體的笨拙,圖形介面本身就是一個優勢。
但後來形式改變了,許多幹部都已經覺悟,
他卻很難捨棄自己曾經熱切追求,並因而成為個人電腦業先驅的信念。
只有等到他的事業面臨存亡關頭,現實才終於戰勝信條。

NeXT因為在Jobs不肯面對現實的固執之下差點破產,
卓別林抗拒有聲電影但最後還是「開口說話」。

前一個時代的明星人物,常常是最後一個順應時代變遷,
最後一個向策略轉折點原理屈服的人,也因此通常跌得比多數人慘。










◎撤退才能看到勝利

如同Intel董事長與總裁面臨記憶體競爭優勢不斷下滑的局面,
他們最終面對要Intel丟棄記憶體的生意,
雖然他們花了很長的時間才讓公司上下達成共識。
但他們的客戶老早就認為Intel花了太長的時間才做出決定。

在感情上和這個決定沒有瓜葛的人,
會更容易看輕應該採取的行動是甚麼。

身在前線通常較早意識到迫臨的變化。
業務員通常更早探知流動的顧客需求;
基本經營條件改變時,財務分析師往往最早察覺。

管理階層通常是擁有「理念」、「信念」的人,
但這些理念是由過去的成功經驗所形成,
反而有礙於他們回應環境的變化。










◎信號? 還是雜訊?

通常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但卻暗示著競爭情勢已改變的細節。
先試著回答下面的問題
1. 你的主要競爭對手要換人了嗎?                大事即將發生
2. 你的主要協力業者要改變了嗎?                產業結構即將改變
3. 周遭的人看起來是否有點「走樣」?          你們所搞不懂的那「一回事」已經改變


春天來臨時,周邊的雪最易曝曬,因而最早融化。
把來自周邊的消息列入考慮,有助於從無數雜訊中篩選信號。
周邊可以指的是空間,也可以是關聯性。


如果!! 

直覺告訴你,眼前這新玩意只要再好上10倍,
就可能釋放令人備感興奮或威脅的能量,
那麼此刻你所面對的,非常有可能是某一策略轉折點的開端。

最好深入分析,仔細觀察,徹底了解它的長期潛力和重大意義。










◎最黑暗的時刻

解答來自實驗。

去嘗試不同的技術、產品、銷售管道、客戶。
唯有揚棄老舊的成規,才可能產生新的洞見。


從拒絕承認現實到逃避現實,並不是差勁的高階主管所獨有的特徵。
領導人一樣逃不開相同的情感糾葛。
取代他們的未必是能力較強的人,
卻一定是對公司過去的發展策略沒有情感包袱的人。
這一點很重要,著眼點是在於找一位過去不曾把感情投注在公司的人,
而不是找一位某方面更優秀的經理人或領導人。


高階主管之所以有今天的地位,是因為他們曾經很擅長他們所做的事。
於是他們學會以自己的長處來領導公司。
因此如果他們老是採取相同的戰略與戰術,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周遭環境發生巨大變化時,這群人卻總是拒絕承認環境變遷,
這稱之為「成功帶來的惰性」,加強你逃避現實的傾向。


當公司組織還大體完好時就要採取行動,遠比等已經亮起紅燈時再改變要來得容易。
問題是,當一切順利的時候誰會想到那些呢?
最好是高階主管要有察覺的能力與及早承認策略轉折發生的變化。


對於市場能否快速反應,取決於中級幹部自動自發採取行動的能力。
這些人大多是技術或行銷上的專家,
他們的專業知識足以決定公司走向的正確度。
如果高階主管和這群擁有專業的經理人有著相同看法,
他們就越有可能察覺與承認變遷,並有助於公司順應環境改變。










◎最後的精力

主管必須以身作則,自己成為新策略的尖兵。
你對前景的想法,務必力求清晰,也必須務實。不要打折扣,也不要好高騖遠。

先行者是唯一可能影響產業結構,為其他人制定遊戲規則的公司。
唯有這種策略才可望「爭取未來」,以對自己有利的方式塑造命運。

常常會有這樣的問題,
應該採取高度集中,將賭注放在單一策略目標?
還是應該分散風險,預留後路?

Andrew S.Grove 喜歡馬克吐溫的說法:

「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然後看好那個籃子。」


他的主張如下:

因為如果缺乏一個清楚而單純的策略方向,
很難帶領組織走出死亡之谷。
穿越轉折點,勢必嚴重耗損公司精力、員工士氣,
一個士氣不振的組織,很難有力氣追求多個目標;
即使只有一個目標,要帶領他們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此時分散目標的代價更高,而且會稀釋你的努力。
無論如何,不能三心二意。
如果連你都這樣了,你的員工必定備感迷惑,無所適從。



凡是成功度過策略轉折的公司,
在「由下而上」與「由上而下」的行動之間都能維持洽當關係。
中級幹部與高階主管的互相有力配合,而不是只有單方面的強勢。

死亡之谷的另一端代表了新的產業秩序,這在轉型之前是難以想像的。
我們必須忍受一段時間的困惑、實驗與混亂,
並持續努力釐清新方向,並承受人員「傷亡」或更換的可能。
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存活,而活下來的人也未必是原本的樣子。






2017年10月9日 星期一

謀略家的智慧




元首
秦始皇  - 忍耐於先,殘忍於後。
劉邦     - 極端自我克制,聽從勸諫。
唐太宗  - 收斂放任性格,接受真正明智有效率的建議。
華盛頓  - 人必須先有感覺,才能看得見;所以身居高位者常忽略大眾利益。



名相
張良     - 張良的忍功不是消極,是等待良機再發。忍到狠處。
張居正  - 要求事功效率,就得有決斷、敢擔當、不顧情面嚴格要求;
但操之過切,使用過當就會失去人和。
服從者是畏威而非懷德,有了反抗力量或他去機會,就爭就走。
俾斯麥  - 政治家的困難,不在鬥爭而在協調,不在進攻而在退卻。



統帥
拿破崙  - 有好消息不必叫我,這不緊急。有壞消息,立刻叫醒我,因為片刻耽擱不得。
希特勒  - 要接觸的群眾人數越多,所需的知識水準要越低淺。



思想家
司馬法  - 戰勝,分記功勞;若需繼續作戰,雖已勝但仍須檢討得失,
                重視賞罰使下次制勝更有把握。
如果不勝,指揮官該引過歸己。
老子     - 甚愛必大貴,多藏必厚亡。
對事物過度愛好,必定付出大代價:大量收藏必會遭到重大損失。
孫武     - 信賞必罰。
見利不進者勞也。
數罰者困也。
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追。
一切的競爭之道,離合之理,和人際相處的準則都有相通。
知人才能知兵。
卡耐基  - 人有值得讚美的地方,要不吝惜說出來。 
(鋼鐵大王) 讓別人誤以為意見是他想的。
江海之所以納百川,因其置身於下低處。
賢人欲立人之上,要能置身於人之下。
使其人不覺其壓力也不覺其礙眼。



實業家
愛迪生  - 成功的秘密不過是堅持一件事物的能力。
萊特     - 哪一件是最滿意的作品? 當然是下一個設計。






2017年9月19日 星期二

一路玩到掛 The Bucket List





整部片之中,令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他們坐在金字塔上的對話。


Have you found joy in your life?
你生命中曾經感受到喜悅嗎?

Have your life bring joy for others?
別人因為你而感到喜悅嗎?



Kiss the most beautiful girl in the world.
當電影演到最後,看到這段也不禁眼眶泛淚。
生命的意義,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喜悅。(from somewhere)

FIND THE JOY IN MY LIFE.






2017年8月13日 星期日

勇敢議論所有事!猶太人每天鍛鍊的Why思考術




勇敢議論所有事! 猶太人每天鍛鍊的Why思考術



第1課 甚麼事情都要辯

練習思考,鍛鍊腦力,
讓自己試著從多重角度來看待事情,
是訓練自己成長的好方法。


避免不思考
把自己周圍的所有事物都當作議論對象,尤其是與社會風氣對立的問題點。


思考時請把例外、禁忌放一邊
不限制各種的可能性,才有更突破的機會。
許多人顧慮他人的心情,視「以和為貴」的精神為美德,
不喜歡挑起破壞和諧的爭論或問題,這是缺乏思考力的元兇。










第2課 找出自己的論點

「正確答案」是自己想出來的
猶太人認為議論本身就很有價值。
答案不是任何人給的,而是透過各種議論由自己掌握。
藉由議論深入理解事物,就能接近本質。

自己體會的事物,才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第3課 跳脫思考的框架

拘泥於某種想法就是「框架」
前例、慣例、成功事例、經驗法則等,都會限制思考。
不僅是過去的成功經驗,有時甚至連自己的強項、獨特性都必須否定。
像是英特爾捨棄過去的成功(記憶晶片),才有今日半導體的成就。


先說「不」,考考你如何改成「好」
這個「不」不是為了否定對方,而是為了增加說「因為...」的機會。

藉由否定既定路線、不甘於現狀、試圖彈性思考、為產生新點子、新構想而說的不。
經常因時制宜改變命令,對於避免思考僵化是有幫助的。


預設所有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一旦否定可能,就陷入不思考的局面。










第4課 不被情感左右

狐狸與葡萄田
先評估風險報酬再決定策略
先分析狀況,想想看怎麼做風險最低、又有最多收穫。
為了隨時可以從柵欄出來,不要吃到把胃裝滿的程度,每天吃三分飽就好。
答案可以有很多。
有不進入柵欄就可以吃到葡萄的方法嗎?
金頭腦~~想一想XD

書中教你的投資錦囊








第5課 不能「哪個」都可以

拿破崙與鯡魚
以確實獲得成果為目標
眼前的安定不可能長久維持,所以必須更重視能立即獲取的利益。


魔法的石榴
甚麼都要,就甚麼都得不到。
捨棄「障礙」才能獲得「成功」
英特爾捨棄記憶體轉而發展CPU
柯達專注軟片卻無力面對行動裝置的崛起
過去的成功是今日的絆腳石










第6課 問出根本價值才停止

諾亞方舟的真相
世界上所有矛盾的事物並非各自單獨存在,而經常是同時存在。

為了能察覺事物的根本價值,平時就應養成思考「為什麼」的習慣。
以「為什麼」掌握核心本質
學習法律哲學可以掌握法律本質,
比起拼命背法規的律師更能做出優秀的訴狀與抗辯。


最重要的是掌握本質。










第7課 從「不同次元」看事情


掉落的蘋果
為什麼蘋果沒被天空吸上去,而是往地表落下?
透過把自己放在異次元,可以拋開自己與對方原有的常識與社會規範,
能跳脫既有概念、自由發想,才有機會產生徹底顛覆的想法。

顛覆思考帶來無數創新
充電時間太長不光只是改良電池性能,
廣設電池交換站,換電池的時間也只需30秒。

困難、限制讓思考更彈性
宗教戒律設下的諸多限制,反而讓猶太人的思考更有彈性。

以長遠眼光思考決策
富裕之後一定是貧困,景氣繁榮之後一定是蕭條。
好情況不會永遠維持下去。
只看眼前、狀況好時怠慢準備,狀況差時只感嘆不努力的人,絕不會有春天來臨。


以「神的觀點」打破框架
為了使思考更靈活,察覺觀眾觀點與神的觀點極為重要。
把太陽與地球在內的銀河系至於手心觀察,就是神的觀點,也就是猶太式思考。
不受目前常識與既有概念限制,自由有彈性的思考方式,就是神的觀點。


士兵與護照
絕處逢生的判斷力 - 
拼命想出可以不看護照就過關的方法,只要扮演協助收集護照的腳色,
將護照一起交出檢查,或許就能不會用護照一一比對。


與「敵人」合作即達成雙贏
有很多方法可以模糊他人對事實的認知。
觀看角度與次元不同,得到的認知也就不同。
乍看之下士兵是敵對關係,但若從神的觀點來看,也可以是自己人。
把敵人變成自己人的顛覆想法,可以改變眼前因對立所造成的僵局。


顛覆想法帶來嶄新研究
不把癌細胞當敵人,而是當作自己人,讓癌細胞自己製造抗癌劑。
為了找出活路,必須改變觀點,試著以更寬廣的視野來思考。
能不能藉由「將敵對轉為友好」來達成目的?
試著如此思考,是找出活路的有效方法之一。
當改善一途無法解決問題時,唯有神的觀點(跳脫你我二次元)能夠帶來新契機。


絕境生妙計
毫無勝算就改變規則本身
EX:兩張都寫死刑,先下手為強讓其中一張消失無法辨認,
再說出另一張必定與其相反,使其詭計不攻自破。


「不跟對手在同一地表上搏鬥」
為什麼一定要遵守對手設下的規則?
把規則變成對自己有利就好了。


在順境也要轉換觀點
當人習慣了一件事或目前的做法,而且持續獲得成功,就會很難放棄現有的規則與前提。
若沒發覺憑據經驗已經落伍,企業或人就會在競爭激烈的時代中節節敗退,最後走投無路。
務必慎之,戒之!!
一樣是INTEL做為好例子。


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收穫就是在這章裡了!!!!!










第8課 掌握人性以預測未來


思考人們需求才是生意關鍵
商業這件事最重要的就是認識目標對象,理解對方的價值觀與文化背景。
「人性」不會改變
即使科技再進步、社會如何變遷,人性都從未改變。


換位思考觀察自己與他人
推測他人心情時,絕對需要站在對方角度思考。
改變觀察的次元。


琢磨人心不等同狡猾詐騙
想要有效率賺錢,就必須觀察人類的行動與心理,思考打動人心的方法。
方法是自己創造出來的,緊抓著舊方法的人無法與真正用心思考於市場戰爭中的人相比。










第9課 擁有堅定的價值觀


價值觀就是每個人心中「最重要的事」


透過思考發現「表面下的真正訊息」
所有事情都藏有訊息,背後都有哲學。
能不能夠察覺,端看平日是否養成問「為什麼」的習慣。
對於新聞和日常生活的事件,不應只理解表面,
反而更要深入思考:這裡面應該有甚麼訊息才對,究竟是甚麼?

這有助於察覺事物中蘊藏的哲學。


運用思考分析預測未來
在日新月異的數位社會裡,如果想要成功預測未來,
就必須徹底思考
「不會隨著時代改變的事物本質與原理」


勇於挑戰現狀,才能造就不凡。
以獨特宇宙觀點,
不在乎周遭氣氛,
勇於挑戰當下社會常識,
提出不同意見、創新事物,
才有機會改變世界。

這是作者最後想傳達給讀者的話。







2017年7月15日 星期六

我把套牢股變搖錢樹





分享閱讀:老農夫的《我把套牢股變搖錢樹》



為何會買這本書?
類似投資達人所出的書籍琳瑯滿目,根本不知從何選起。
因此先試讀了一些篇幅,確定看得懂+大致能咀嚼,
而且我也相信
前輩30年資歷的經驗,
必定有值得參考效法之處。


看完這本書之後,更添加了信心,
因為書中提到的作法對一般人來說太困難了,
10年以上致富獲利!? 甚至20~30年!!
長期抗戰!?
怎麼可能~~~
通常沒超過3年,大多數人就失去耐心了,

甚至還想一口氣買個10來張,
卻不思考是否可能買在高點,
這種情況是否似曾相識?

慢、穩、忍

這三字訣我相信太多人都做不到,
所以更相信老農夫的做法其中必定有可取之處。
不過現在同時配現金配股息的公司實在越來越少了,
這點就未必能複製。


高築牆 - 穩定資產根基(指穩定收入、龍頭公司股息),追求風險控管,力求本金安全。
廣積糧 - 用收到股利來繼續築牆(買好公司股票)
緩稱王 - 要能忍、有耐心等到好公司的合理價位才出手

陳老師的九字箴言,也與老農夫心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第2章 養成好觀念

低持股成本 + 高殖利率 = 致富關鍵

投資越久,累積的股利越多,價差就越不起眼了。
看的不是股價漲跌,而是手中持股成本持續下降。



沒有耐心的交易,會先耗盡資金、信心等彈藥,
當機會來臨時,已經沒有子彈。
別讓頻繁交易妨礙你的投資。



分散時間、集中投資
慢慢買、集中持有少數好公司。
絕不做一次的總買賣,
可避免錯下一子,全盤盡失的風險。


「好公司長期投資,享受時間複利。」



人生第一桶金,是100張好股票。

養成好觀念,打造有錢人體質。
交易是為了加速累積持有量,讓股票零成本。
誰最有可能成為零成本股東? 
是原始股東與大股東,他們大多數只是簡單地長期持有股票。
所以,不斷地問自己:
1. 是否真正透徹了解一家好公司? (公開資訊觀測站)
2. 是否能當10年以上好公司的好股東? (決心、信心、耐心)





第3章 選股法則


最簡單的原則篩選出最優質公司
「持續性競爭優勢」是好公司才有的護城河。

儘管資本主義的「創造性破壞」對社會發展有利,但它與投資的確定性相衝突。
一道需要不斷重複開挖的護城河,根本就等於沒有護城河。

用七原則挑出具有競爭力、重股東利益的好公司。
1. 可以了解的行業,能理解的業務。

2. 處於順風的產業。
3. 有持續發展的潛質,有長期競爭力。
4. 穩定獲利,每年稅後盈餘維持一定水準。
5. 可信賴才德兼具的管理層。
6. 高股東報酬率,少舉債。
7. 好價位。





緊盯公司財報、股利變化與經營決策,成為好股的CEO
專注看連續10年、每年股利在1元以上的股票
而財報數據只是檢視企業的起點。

過度依賴財務數據選股也會造成盲點。
單一年度所透露出公司的營運情況實在有限。
從淨資產收益率判斷公司好壞。
資本密集但產品無重大差異化,注定賺取微薄報酬。






長壽或壟斷型龍頭公司,最能實踐長期複利鐵律。
從生活必需品及壟斷性行業尋找。
日常生活:食品、石化、橡膠、鋼鐵
特許壟斷:電信、金融 (不但存續了上百年,且未來也仍有前景)

挑選行業內20~30年都是前2的公司
1. 不太對外舉債。
2. 現金充沛。
3. 高股東權益報酬率。
4. 產業停滯時仍有可觀現金盈餘。
5. 盈餘分配率在7~8成。
6. 穩定的股利政策。
7. 股本大+流動性強。
8. 有會投資和生產大量現金流的母集團。(亞泥)

壟斷型: 中華電
民生必需、景氣循環: 中鋼 (上中下游集中本業垂直整合經營)
創造現金流的母集團: 亞泥 (母集團遠東橫跨紡織、石化、運輸、電信、金融)

「百年」比「百元」更具投資價值公司若少了強人領導則命運難測,反而會造成決策困擾。





找到3家傑出公司,邁向富裕人生
1. 連續10年平均股東權益報酬率達到20%,且沒有1年低於15%。
2. 真正的好公司不需借錢,長期負債連續10年為0,絕對是好公司。
3. 很少有股本膨脹多年,每股淨值穩定成長的公司,正新2105就是。
4. 上中下游垂直整合或橫向投資,若長期投資金額持續增加,是高盈餘成長的好公司。
5. 一檔好股應保持低周轉率。代表股東了解並認同公司經營方向與期待未來。





選股組合
1. 行業屬性不同
2. 公司發展階段不同
3. 股利要等值或互補,整體組合要>4.5%

同時囊括價值(穩定股利)
與成長型(股利不穩定但長期趨勢向上)
差別在於景氣的循環週期。





觸犯「排除條款」的股票不要碰!
「我們盡量做到迴避妖龍,而不是冒險屠龍。」

1. 未上市股票 (流動性低)
2. 海外股票 (不熟不要碰)
3. 新股承銷股票 (IPO可能會過度美化財報)
4. 經常實施庫藏股制度 (這種公司是董監事和員工至上,不是股東至上)

庫藏股:
公司對資金買回自己的股票,對公司經營本質完全沒幫助。

好行業、好公司何必實施庫藏股?
公司執行庫藏股,到底是利多還是利空?






看盤絕對是糟透的投資方式
打盹時賺的錢可能比清醒時還多。

我們希望買到的公司,
是能夠持續擁有競爭優勢長達10~20年以上者,
變遷快速的產業環境或許可讓人一夕之間大發利市,
但卻無法提供我們想要的穩定性。

選擇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的公司,
但前提是你也要對自己的能力範圍很清楚XDDD










第4章 執行買進計畫

做好價格、時間、數量管理,比追價差容易。
買入時的價格不會是長期持有成本
做10年的價差容易,還是做10年的存股容易?

時間就是零成本股票的起源。
根據資金能力,設定&執行10年累積N張零成本股票的目標,
遠比預測或計算股價,是更簡單清楚的股市致富之道。










第5章 養股「慢穩忍」財富傳三代

及早長期投資好公司,享受時間複利,只看公司壽命。

假裝不會去計算未實現損益,是關鍵的持股心法。
已經做對7年的人會停止投資,就是犯了「損益過敏症」。
停止投資,錢只會擺在銀行內一年一年負利。

用股利推估買賣點,賺賠靠運氣

長期投資人不需考慮除權息行情
基於稅負考量,除權息前棄權,也要準備除權息後回補,很累。
也許有省到稅負,但中斷存股的損失就未必能補得回來。



與其套牢後怨嘆,不如未雨綢繆事先防範。

完全了解自己的資金能力限制:
「不買高價股」
「不能1年資金彈盡援絕」


股票要賣的理由:
1. 資金需求
2. 公司變壞 - 連續2年不發放股利、經營者誠信有問題。
  觀察營收、毛利率、EPS、股利


用合理的價格買下一家好公司,
要比用便宜的價格買下一家普通的公司好得多。










第6章 做好資金配置,管他市場多空


成功不在本金大小,在於配置管理。
保留部分現金、預做資金配置,抓住加碼時機。
1.預定1年要買的張數金額
2.當股票下跌、殖利率上升時,用來加碼的資金


保留部分現金、預做資金配置,是投資最重要的一堂課。
資金配置的重點在於「分散時間買進」、「分散標的買進」。

好處在於,
遇到下跌行情有機會加碼買進,也不會買在最高點。
如果遇到利空,分散標的也能避免風險過於集中。
等到每年公布股利政策後,在除權息之前根據殖利率投入。


要思考的是,
自己的長處與弱點各是甚麼?
沒辦法看清自己的是甚麼事情?  (就是沒辦法看清才叫盲點啊....這句看來很矛盾@_@)
每季做一次評估自己的資金與能力。





當一位稱職「複利公司」CEO

篩選至少3家不同行業的長壽龍頭公司
透過長期參加配股配息來衡量績效

檢視投資組合3大財報數字
1. 實質盈餘 (當公司發行新股、可轉債等募資手段,但獲利跟不上,盈餘就會被稀釋)
2. 絕對盈餘 (絕對盈餘比每股盈餘重要)
3. 近5年稅後盈餘平均值 (平均值可看出獲利潛力)

選「賺錢的行業」+「不缺錢的公司」投資





備好加碼資金,資產提早多1倍

寧可買不夠,不要買過多。
你永遠無法預測,下一刻會發生甚麼事,所以一定要保留部分現金。
最糟的買點,通常是人氣鼎沸的多頭市場。
注意個股的持股比率是否失衡。






培養定期檢視績效&資金配置的習慣

當個股持股比率超過總資產3成時,
用殖利率原則來調節(賣出)持股,(低於4.5~4% )
以維持資金安全水位,逢高賣出不失為安穩措施。

投資是十年致富,不是投機交易,不宜多買。
「藏金於地,備糧於冬。」

時間+數量才是王道,
檢視累積的數量和買進平均成本,
再計畫要投入多少資金,累計多少張數。






2017年6月14日 星期三

小王子 The Little Prince



大略搜尋後,覺得寫得不錯的心得分享。

再看一次小王子,終於明白狐狸與玫瑰的差別。

《The Little Prince / 小王子》動畫電影觀後感想 — 找回你的赤子之心

【電影分享】小王子(The Little Prince):推薦教育部要把這本書當成必修課文內容





本以為最後小女孩開著飛機是幻想的情節,
但導演卻讓它變成與電影中的現實混雜在一起。
是我用太現實化的角度去看待了呢......

印象中深刻的是,
大家都深埋在電腦前像是個奴工一樣工作,
再看看自己似乎也無法避免這樣的命運。

這部電影、繪本.....不,就說是作品吧
是需要你用心咀嚼,慢慢地能體會其真意。
也會有更多感觸。




人只有用自己的心才能看清事物,真正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到的。

真正重要的事情,不會只是物質上的東西。
情感的交流,無私的付出,請用心去感受。



是你對你的玫瑰所付出的時間,才使你的玫瑰變得重要。

就是因為對所屬的東西付出了許多,
更才會覺得在自己眼中,它是獨一無二難以被取代。



如果你要馴服一個人,就要冒着掉眼淚的危險。

馴服就像是建立關係,親情、友情、愛情。
雖然美好,但天下無不散的宴席,
終有一天,生離死別。





以前首次看繪本時,我並不明白。
但過了些許年後,
受過傷了,體會過了,有感觸了。
原來,
這就是人生,
這就是小王子想告訴我們的事。






2017年5月21日 星期日

魔球 MONEY BALL







看完整本書,感覺更像是個敘事文,
很多章節花了不少篇幅只是為了鋪陳說明一些事情,
看起來實在有些張力不足。
若要當成電影般精彩恐怕會有點失望呢~

MONEY BALL 重點在於
如何真正有效找出被低估的球員,不要在乎那些容易被誤導的普世價值?

對小市場球隊來說,奪冠未必是他們的終極目標。
穩紮穩打,把風險降到最低的做法,
雖然比賽不見得有振奮人心的全壘打那樣好看,
但就是可以在162場比賽中用極低的成本,
提高取得進季後賽門票的機率。

整體來說球團也能因票房賺錢,
是非豪門球團很好的操作方式。





我無上述作者那樣好的解析洞察&翻譯能力,
僅節錄書中覺得不錯的內容。


※ 分析棒球統計數字,可以讓你識破棒壇許多胡說八道。
全隊得分與打擊率的關係很小,重點是在上壘率及長打率。

※ 任何讓進攻一方增加出局機會的事情都是不好的,
任何減低此機會的事情就是好的。
甚麼是上壘率?
簡單地說,就是打者不會出局的機率。
進攻上最重要的單一統計數字,就是上壘率。
它衡量了一位打者會將進攻局往終點多推一步的機率。

※ 創造一位終結者,比去買來要有效率。
成氣候的終結者基本上都估價過高。
救援成功碰上的典型狀況 - 第九局壘上無人、球隊領先,
其實遠不如先發投手所面對的各種危急狀況。

※ 終結者投手的數據,欠缺語言力量,就只是一個數字而已。
你可以隨手抓一個水準稍稍超過平均的投手讓他專職終結者,
累積一些亮眼的救援成功次數,然後把他賣掉。
實際上,你也可以買進一檔股票,放一些假消息哄抬股價,再以高價位脫手。

※ 打擊,是一種經過深思後的行動

※ 聚焦在正確的數據上,你就不會太在意他的外表

※ 除了四壞球、全壘打、三振之外,
     還有一件重要的東西是投手可以掌控的:二壘打與三壘安打。
     滾地球不但越不過全壘打牆,也不容易形成二壘或三壘安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