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3日 星期二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_Chap.4 Gesture


基本手勢


左上:單手張開前後推移
左下:單手握拳左右移動

右上:雙手握拳合併打開
右下:單手張開左右移動








手勢的分類


天生就會
Innage Gesture:
   • Pointing to aim       指向目標
   • Grabbing to pick up  抓取
   • Pushing to select     推



學習 - 要教使用者 & 給予提示
Learned gestures
   • Waving to engage 揮手
   • Making a specific pose to cancel an action 做特定的姿勢取消動作




靜態
Static gesture
   • OK 文化不同手勢代表意義也可能大相逕庭  (那中指呢......)




動態 - 已定義的動作允許用戶直接操控物件或持續接收反饋
Dynamic gesture
   • Pressing to select 按?
   • Gripping to move 抓取(握拳) 移動, 像是拖曳




持續
Continuous gesture
   • 當用戶撿起一樣虛擬物品 or 整個移動身體








手勢互動設計

● 很快就能學會的基本手勢
● 學會之後也能精準執行
● 不要有用起來會覺得不舒服的姿勢
● 承上,應用程式要能即時&持續的反饋


讓使用者去嘗試某種特定的姿勢 (e.g.愚蠢的姿勢,富有遊戲性)
因為遊戲性會讓人想再挑戰,但如果是設計使用UI就不可以用這種方式,只會有受挫的感覺。









Determine user intent and engagement
判斷用戶意圖與參與(?)

● 允許手勢啟用互動或表達其他輸入裝置做不到的事
● 別忘了當手勢失敗或取消時要適時地提供回饋
● 忽略自然的肢體動作(如:抓癢、打噴嚏...等)
● 曲解自然的肢體動作變成預定的手勢 (要檢查是否有此可能?)









Design for variability of input
輸入的可變性設計

最好一定要給User明確的手勢提示
讓手勢明確符合User的任務。
例如往左滑動,內容也應該向左移動。









Design for complete gesture sets
設計完整的手勢組合

DON'T - 揮動整隻手結果內容只有動一小部分,很奇怪喔。
DON'T - 抽象的身體動作與任務本身沒有關係,難以學習與記憶。
DON'T - 別設計超過6個以上的手勢。
DON'T - 別設計模稜兩可的手勢卻有不同的定義。
DON'T - 別讓User在單手與雙手之間來回切換使用。


使用大、容易分辨的重要動作,低頻率的行為(?)
設計時要考慮左右撇子都夠使用的方式。
雙手的手勢最好可以對稱(e.g. Zooming)因為容易執行也好記







Teach gestures and enable discoverability
告訴User 使用手勢的導引方式

● 快速教學
● 在互動中有手勢狀態的提示
● 視覺線索或提示
● 靜態圖像
● 動畫
● 訊息或通知 









Be aware of technical barriers
必須要知道技術的侷限性
動作    ● 保持手在身體的旁邊會比較容易被辨識 (如果與身體重疊會被混淆)
速度    ● Kinect 能夠追蹤骨架的速度最高是 30 FPS

視點    ● 確保感應器能夠追蹤到手勢,避免User努力了老半天還是感應不到。
           如手舉超過頭頂之後就消失了!?   (正常來說應該不會啦)
可靠性   ● 當User面對感應器時,骨架追蹤是目前最穩定的方式。
          (有可以只追蹤坐著時的骨架方法嗎?)
  







  
考慮User的實際物理高度(身高嘛!?) 
成人與小孩的動作與能夠活動的範圍(手臂長度所能企及的地方)也不同。








2016年9月8日 星期四

以古鑑今_管夷吾是經濟戰能手


陸團剩2成!司機沒收入遊覽車押錢莊




《管子‧輕重戊第八十四》





桓公曰:「魯梁之於齊也,千穀也,蜂螫也,齒之有脣也。今吾欲下魯梁,何行而可?」

管子對曰:「魯梁之民俗為綈,公服綈,令左右服之,民從而服之,公因令齊勿敢為,必仰於魯梁,則是魯梁釋其農事而作綈矣。」

桓公曰:「諾。」

即為服於泰山之陽,十日而服之。

管子告魯梁之賈人曰:「子為我致綈千匹,賜子金三百斤,什至而金三千斤,則是魯梁不賦於民而財用足也。」

魯梁之君聞之,則教其民為綈,十三月而管子令人之魯梁,魯梁郭中之民,道路揚塵,十灸不相見,絏繑而踵相隨,車轂齺騎,連伍而行。

管子曰:「魯梁可下矣。」

公曰:「奈何?」

管子對曰:「公宜服帛,率民去綈閉關,毋與魯梁通使。」

公曰:「諾。」

後十月,管子令人之魯梁,魯梁之民,餓餒相及,應聲之正,無以給上。

魯梁之君,即令其民去綈修農穀,不可以三月而得,魯梁之人,糴十百,齊糶十錢。

二十四月,魯梁之民歸齊者十分之六,三年,魯梁之君請服。








齊桓公對管仲說:「魯梁對齊國來說是重要的糧倉,就像是蜂的螫針,是唇亡齒寒的緊密關係,我想要打下魯梁,有什麼好辦法?」

管仲回答:「魯梁的老百姓擅長紡織厚絲織服飾,您就專門穿厚絲織衣,臣子部下也通通都穿,老百姓就會學你們穿,您再命令齊國禁止紡織厚絲織衣,一定要從魯梁進口,這樣魯梁就沒人種田,而全民都去紡織厚絲織衣了。」

齊桓公雖然不明所以,還是說:「好。」

齊桓公馬上到泰山南邊訂做了一套厚絲織衣,十天就做好,穿上。
接著,管仲告訴魯梁商人說:「你幫我買一千匹厚絲織布,給你三百斤黃金,要是賣十次,就賺了三千斤的黃金啦!這樣魯梁可以財政富裕到完全免稅都還預算花不完。」

魯梁國君聽到管仲這樣說,就叫所有魯梁國民全部都去紡織,十三個月後,管仲派人到魯梁,魯梁城裡的老百姓簡直把他當成財神降臨,全城都眼巴巴的去歡迎他,馬路上人潮洶湧到起了沙塵暴,伸手不見五指,只好彼此牽著褲帶,跟著前面的人的腳步前進,車子的輪軸都擠得上下交錯,成了一大片車陣。

管仲見到這個情況,就說:「魯梁已經是我們的了。」

齊桓公大惑不解:「怎麼說?」

管仲只吩咐齊桓公:「您請穿上帛衣,叫老百姓都禁止穿厚絲織衣,然後關閉邊界,與魯梁斷絕往來。」

齊桓公雖然搞不懂管仲葫蘆裡賣什麼藥,還是說了聲:「好。」

又過了十個月,管仲又派人到魯梁,發現魯梁的老百姓哀鴻遍野,陷入嚴重飢荒,連緊急加稅,都收不到可以供應國君所需的糧食。

魯梁的國君這時候才命令人民快點不要紡織,快去種田,但是種田沒辦法三個月就收成,哪來得及,於是魯梁老百姓的米價高到一千塊,同時齊國的米價才十塊錢。

二十四個月後,魯梁的人民有六成都歸降齊國,三年後魯梁的國君也投降了。

所以魯梁最後就變成了魯蛇XD



不費一兵一卒,不戰而屈人之兵。

2000多年前的智慧放到現在還是殺手鐧,招式老沒關係,管用就好。
魯國難道上下都這麼貪心嗎?
不完全是,必有掌握權勢的內奸操控局面,魯梁國君昏庸而不知險也是主因。

就算有人看得出未來的困境,但大局當下單憑己身之力又怎能力抗潮流?

雞蛋不可放同一個籃子,籃子內也不能只有雞蛋。
人太多的地方不要去。不會有甜頭可以吃的。



2016年9月5日 星期一

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






【專文導讀】

同樣的事情學習越多,基礎會越穩固,
但副作用卻是越來越走不出固有的渠道。

「熟」如果不能「淨空」,
只能重複舊有的習慣、動作或思想,是無法生巧、更難有創意。


長期記憶裡的內容組織越緊密、越不會忘記,但越不會忘記,就越不可能有創意,
所以反組合可能才是創造力訓練的主要途徑。

提出新的「餿主意」沒有?
是不是真的去執行?
能不能體驗由構思到執行的過程?











01 拍賣史丹佛學生  -  買一送二


題目
如果手上只有5美元的種子基金和2小時,你要如何賺到錢?

目的
利用有限的資源,以小搏大

一直把錢放在焦點上面,反而會侷限對問題的思考。



用更廣闊的角度重新詮釋問題:
如果起步時根本一無所有,要怎樣賺到錢?
你可以...
親身經歷或看到別人經歷過的問題,
曾經觀察到卻從來不想去解決的問題。
挖掘它、解決它。

別陷入思考框架之中。





反直覺的特點

1. 環顧四週、到處都充滿機會,有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
2. 無論問題的規模多大,通常都可以想出有創意的方式利用有限資源來解決。
3. 別把問題侷限在既定框架,後退一步,以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問題。



現實人生是可以翻書的考試

每個問題都有各種可能的答案
現實人生容許失敗,失敗是很重要的一課。
成功的關鍵在於能否從經驗記取教訓。

不須一次就做對,有很多機會做實驗,
以各種方式重新組合技能與熱情。

用新的鏡片來觀看困難,
勇於質疑傳統智慧,重新檢討周遭的各種規則。











02 打造自己的太陽馬戲團  -  擁抱問題,打破框架


為什麼大多數人不會把問題看成機會呢?
真正的創新者都能正視問題,顛覆傳統假設。
只要願意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問題。


Paul York:「清楚描繪的需求是發明的DNA」
如果能清楚界定問題,合理的解決方案自然會出現。



「視而不見」的盲點

通常是「最懂得」的專家最容易陷入現狀,無法想像任何不一樣的做法,因為他們太習慣每天面對的事情,很容易只會用同一種模式思考。
發現需求的關鍵在於找到落差、並填補它。




沒有動物和小丑的馬戲團 - 太陽馬戲團


找出關於傳統馬戲團的種種假設,接著顛覆它,
想像每一件事情都完全相反,就出現了太陽馬戲團。
如果把同樣的作法應用到其他產業和其他機構,
這可以幫助你用新眼光來看待各種可能的選擇。



用創新方式解決問題,需要靠敏銳觀察、團隊合作和執行計畫,
願意從失敗中學習的態度及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解決問題的經驗越豐富,就越相信一定能找到法子來解決問題。











03 來一客蟑螂壽司吧!  -  把餿主意變成好點子


我們在自認可以做的事情周圍畫了一條假想線,並因此畫地自限。
我們總是為自己建立規則,為自己打造牢籠。

Google之所以成功,
原因之一就是他們願意嘗試以各種沒有明確界定的方式來解決困難問題。

Linda Rottenberg認為,如果別人認為你的想法很瘋狂,
那麼你走的路一定是對的XD




南極賣比基尼泳衣
替想瘦身的人辦一次南極之旅,讓參加者在旅程尾聲時有辦法穿上泳衣秀身材。


蟑螂壽司
開一家叫蟑螂的餐廳,用營養豐富但打破傳統的食材來做壽司,
目標放在勇於冒險、喜歡嘗鮮的食客。


創辦心臟病博物館
把這個構想當起點,構思一個完全以健康和預防醫學為主軸的博物館。


打開心胸,面對各種問題的可能解決方案。
大多數的構想即使表面上看似可笑,都仍暗藏一點點潛能,
能幫我們挑戰原有的假設,不再把構想用好壞來做二分法。
只要有正確的心態,都可以在任何想法或情勢中找到有價值的東西。







絕不說「不」


激發創意的過程必須探索各種可能性。
不該在腦力激盪的階段就開始考慮可行性的問題,
就是要打破傳統做法來解決問題啊!

所有的規則原本就是要拿來打破的,
大多數規則存在的目的是作為最低標準。
有時傳統途徑似乎窒礙難行,繞過規則走小路或許也可以抵達目標。

寧可只知道少數幾條真的違反規則的事,
不要把重心放在你認為該做的一堆事情上。  

最大的挑戰其實在於讓自己完全歸零、重新出發的重大選擇。


無論在任何領域,從你的廚房到你的事業發展,你都可以掙脫身上的種種束縛,
這些束縛或許令你安於現狀,但卻會限制你的想像。


可以質疑規則、挑戰假設。
健康地漠視「不可能」。


要嘗試「非理所當然的下一步」時,其實還是需要練習。
你做的實驗越多,越會看到你擁有的選擇比想像中還要多很多。











04 撿起散落在地上的金塊  -  生活中處處是機會


Debra Dunn的故事告訴我們,

要從一個領域跨入另一個領域,

最好的方法就是弄清楚如何「適當轉化、重新包裝」自己的技能,
以便適應不同的環境。


另一種方法是把目光放在其他人丟棄的東西,想辦法把它變得有用。


抱持成長心態的人,通常願意以開放態度承擔必要風險,
為了達成目標加倍努力,願意挑戰極限,
嘗試新事物,為自己開拓新舞台。
成功的人設法讓自己成功,共通點是都很注意當前趨勢,懂得運用自己的能力來建議影響力。
環顧四週,尋找缺口,爭取你想要的,
設法運用你的能力與經驗,願意踏出第一步。











05 矽谷的秘密醬汁  -  寫下你的失敗履歷表


更新自己的失敗履歷表
失敗是學習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為失敗提供學習的機會。
如果你從來都沒有失敗過,表示你承擔的風險還不夠。


所有的學習都來自失敗
最有效的學習不只來自成功的經驗,也來自體驗失敗。



避免「無法放棄症候群」


及早扼殺不太可能成功的計畫。
在開始的時候拒絕,總是比到了最後才拒絕容易許多。

高米沙辭掉工作時,這讓他有機會重新審視,
自己到底對甚麼事情懷抱最大的熱情,並決定應該如何發揮所長。



究竟甚麼時候該放手?


困難的是知道甚麼時候應該繼續鑽研某個問題、希望出現突破,甚麼時候又該放棄。
你必須知道花費這麼大的心力,究竟有沒有可能回收,這是人生最艱鉅的挑戰之一。
成功的關鍵不是閃避每一顆子彈,而是遭到打擊後能迅速復原。
失敗一點也不好玩,
但失敗會比持續的成功更能迫使我們重新評估目標和優先順序。




怠惰無為是最糟糕的失敗方式


完全可以料到有甚麼結果,漸進式的小實驗所創造的價值,
當然遠不如冒大風險,但可能得到大收穫的計畫。
弄清楚哪些部分成效極佳、哪些部份需要修正,
而不要扼殺整個計畫,即使看似行不通的計畫也都有可取之處。



你願意承擔哪一種風險?


要嘗試新事物,首先必須願意冒險。
你應該未雨綢繆,為可能遭逢的逆境做好準備,並擬定替代方案。
但再好的決策仍可能帶來糟糕的結果,因為風險始終存在。
從別人的經驗中學習,能大幅降低你的失敗率。

記住,如果你不曾失敗,那麼或許冒的風險還不夠呢。
("人生是永遠的測試版"也有提到)











06 享受人生的意外旅程  -  找到自己興趣、能力和市場需求的交集

("人生是永遠的測試版"也有提到)


找到能發揮所長的工作

熱情只是起步而已,你還需要了解自己有哪方面的才華,
以及這個世界會如何評價你的才能。
如果才華和技能恰好有很大的市場需求,那麼就是求職的好領域。
你的目標應該是設法找到一種職業生涯,這份工作和你如此契合,
不敢相信居然有人願意付錢給你做這份工作。


要找到能力、興趣與市場交集的金礦,可能需要一段時間。
Nathan Furr給自己一年時間做準備,
參加相關組織,學習更多有關的知識,練習做案例研究。


有時候在人生道路上轉個彎,或許可以用新眼光來看待原本的目標。
實驗一下不同的選擇,更可以確定真正想做的事情是甚麼。




意外的發現、偶遇的驚喜


很重要的是要繼續做各種嘗試,直到找到行得通的方案為止。
太早就確立人生道路,很可能會引導到錯誤的方向。

生涯規劃就像旅遊一樣,印象最深的部分不在原先的行程表上,
而是突然迸出的意外、偶遇的驚喜。

很多吸引人的概念實際上會阻礙進步。
人們牢牢抓住這些概念,以至於會對於其他可能方案視而不見。




提高好機會降臨的可能性


盡量和高素質的人才一起工作。
傑出的人才會彼此支持,建立起重要的網路,創造出源源不絕的機會。

「你生活和工作的型態系統決定了你會碰到哪種類型的機會」 


你也應該加入能讓你接觸到很多好機會的組織工作。
組織提供新機會,就像是一池活水,因此才能嘗試新機會,迎接新挑戰。




經常自我評估


經常重新評估生活與生涯是很重要的,
因為這會迫使你面對一個事實:
有時應該要轉換新環境,你才能有卓越的表現。

「你的職業生涯很漫長,而孩子的童年卻只有幾年的時間。」 





總而言之
你需要找到自己在這個世界的腳色,這個腳色會讓你不覺得自己是在工作。
唯有找出才能、熱情和市場需求之間的交集,才能找到最適合你的腳色。
你的工作將能豐富你的人生,而不是奪走你享受人生的時間。

最好能經常評估你現在走到哪裡,未來又想走到哪裡。
當事情發展不如預期,或出現特殊的新機會時,
不用擔心是否看不清,因為大家都一樣看不清XD

別急著抵達最後的目的地(你又怎麼能知道它就是目的地呢)
旅程之中往往在意外的旅程遇見有趣的人事物。











07 檸檬汁變直升機  -  幸運的人有哪些特質


你必須先把自己放到適當的位置(努力耕耘),好運才會降臨到你頭上。

好好把握意外的機會,隨時注意周遭發生的事情,才能夠挖掘出每一種處境的最大價值。


幸運的人比較會挑選不熟悉的書來看,到不熟悉的地方旅行,結交與自己不同的人。
眼神比較常和別人交會,也比較常微笑,帶來更正面的交往經驗和機會。

觀察力敏銳、心胸開放、個性友善、態度樂觀的人會吸引幸運之神眷顧。




挖掘知識和人脈的金礦


你永遠不知道甚麼時候才會證明你的經驗很寶貴。
你擁有的「經驗」越多、基本知識越廣博,就有機會掌握更多可用資源。
(這裡並非指重複單一項目的事情,而是累積各種不同項目的經驗。)


創意好比小寶寶,因為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想法最棒,所以評斷自己的創意必須客觀一點。
創意好比鏡子,因為創意反映周遭環境,所以不妨改變背景環境,以獲得更多樣化的創意。
創意好比麻疹,因為麻疹會傳染,所以最好常常和點子王在一起XD


對遭周的機會抱著開放的態度,充分把握偶然的際遇、
密切注意周遭世界發生的事情、盡可能和很多人互動,同時讓這些交往變成正面的助力。
當我們能嘗試各種不同經驗,大膽以獨特的方式組合這些經驗,
並勇敢踏上我們嚮往的人生舞台,就能大幅增加幸運之神眷顧的機會。(Steve Jobs)











08 最有價值的生日禮物  -  改變人生的簡單小事

在別人幫你忙時懂得表示感激,將會深深影響別人對你的觀感。

你的名聲是你最寶貴的資產。



好好說自己的故事

若要評估應該如何面對兩難的困境,
思考你將來會怎麼描述這個故事,是很好的方法。




做錯事是人生的一部分


越早認錯道歉越好。
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 願意從經驗中學習很重要。
從雙方中互動學習或能扭轉對方的偏見,
而不是一直拼命證明自己的論點。




充分掌握談判技巧關鍵就是在於找出每個人的利益所在,讓雙方都得到最好的結果。






找到雙贏的策略


根據談判對象的利益和風格來決定談判策略,
而不是根據你自己的利益。
不要事先擬好明確的計畫,而是要注意聆聽對方說的話,弄清楚他背後的動機。



找出「最佳替代方案」


如果你找不到雙贏的解決方案,那麼最好就此罷手。
想知道自己是否應該放棄某樁交易,最好的辦法是了解還有甚麼其他選擇,
才能將可能的方案與手上的內容比較。
這就叫「協議的最佳替代方案」(BANA Best Alternative Negotiation Agreement)
(因為有可能談判破裂的結果比替代方案還糟糕,那時就後悔莫及了。)



學習助人的藝術


試著對需要幫助的人說,「你還好吧? 有沒有甚麼我幫得上忙的地方?」



團隊合作彼此互補


你在組織中的地位越高,個人貢獻就變得越來越不重要。
因為你的職責是領導、啟發和激勵他人。
卓越的領導人會懂得讓每個人發揮所長。



在箭的旁邊畫靶


應該盡可能挑選最能幹的人才(箭),然後根據他的長才來設計工作內容(靶)。
應徵工作時,就這個靶而言,你是最適合的箭嗎?
我們能否與團隊其他成員合作無間?
其中的一個方法是討論工作以外的話題,例如在履歷表上列出嗜好和興趣。
如此一來會吸引和你面談的人討論這話題,並呈現出你更多元的個人面貌,
這也是讓你更了解面談者的好方法。


總而言之
對幫過你的人表達感激,
學習如何簡單說出對不起,
學會如何達成雙贏的局面,
學習如何善用別人的長處,
做正確而不是聰明的事情,
別太貪心一下想承擔太多責任。











09 老師,這個會不會考?  -  不要放過任何能大放異彩的機會



嘗試去做,不如放手去做


你在人生中投入多少就獲得多少,得到的結果每天以複利方式累積成長。
對自己不應該隨便找藉口,
如果你真心想做這件事情,就會設法辦到。

達到目標,是你自己的責任。
你必須為自己的人生負最大的責任,任何時候都沒有理由不盡最大的努力。




拼圖遊戲:要競爭,還是合作?


作者設計給學生的模擬練習 - 六個小組、五份拼圖。
沒有一組能掌控所有的資源,拼圖碎片也不夠分配,
有的小組必須想出替代方案來創造價值,
現實世界中,生態系統會包含許多不同的腳色,也並非靜止不動,
作者會每個一段時間就出一些狀況題,
小組的成員必須以創意和彈性,因應不同變動的環境。

至少有一組必須決定不把目標放在完成拼圖,而是設法扮演不同的腳色。
通常當所有的小組都決定採取競爭的策略時,得到的結果最糟糕,
當你只想著贏,但是資源不足時最後很容易大家都是輸家。

比起純粹的競爭,更好的策略是是讓自己和別人都成功,
因為這樣能充分運用其他人擁有的才能和工具,達到雙贏目的。



人生不是一場彩排,你不會有第二次機會展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10 擁抱不確定的未來  -  30,40甚至50歲都應該懂的事


要固守傳統思考方式、排斥其他可能的替代方案實在是太容易了,
既安心,又容易複製,但這樣做可能產生很大的侷限。

作者在設計學院鼓勵學生 -
打破傳統思維、大膽挑戰假設,發揮想像力,跨出舒適圈,每一份挑戰都沒有標準答案。




「絕對負擔得起的設計」


替尼泊爾醫院設計了放入特殊蠟的保溫袋,不但便宜又能夠即時地替早產兒提供照顧,
蠟冷卻了又可以加熱變暖,不需要技術訓練,也不用仰賴電力,
即使沒有醫院的農村都能負擔得起。

密切注意周遭世界發生的問題可以產生多大的力量!
解決方案也不會只有一種。
只需明白自己可以擁有、擁抱開放式的創造性思考,而不是只等待外力的驅動。
寫這篇文的同時也看到這篇新聞,這才是真正有對人們有用的啊!
孟加拉發明免耗電空調 造福數十萬落後國家貧窮民眾



失敗是學習的必經過程


成功的滋味雖然甜美,卻很短暫。
不該用目前的地位來定義自己,在退場的時候就要讓出舞台。




「不確定」激發出各種機會


作者在多年前無法看清自己的未來,覺得自己前途茫茫充滿不確定。
但現在對當時的情況卻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人生本來就充滿各種不確定,
由於不確定,才激發出各種機會。
他直到現在有時仍不知道該往哪走,面對眾多選擇仍不知所措。

而如今明白,
不確定正是激發創新的火種,是驅動我們向前邁進的重要力量。
只要能跨出舒適圈、
願意接受失敗(不要爬不起來就好)、
能以健康的心態忽視所有的不可能、
好好把握每個可以大放異彩的機會,就會帶來無窮的可能性,
讓你能以新眼光看世界,把問題視為機會。

更重要的是,你會因此越來越有自信,
相信問題終究有辦法解決。


但願多年後回來再看這段節錄,
我也能像他一樣的體會,或是有更好更棒的領悟,
我這麼說。




真的,
很多事情都是現在回顧以往,

希望我20歲就能懂的事。
只是,
這就是人生,

總是要經歷過後你才會懂得,
而人生是沒有後悔重來鍵的,
別後悔你做出的選擇,
時常修正軌道,努力活出自己的人生!